活动

“建造幻像”人文城市摄影展成都开展,开启2021年三联人文城市季

记者注意到,摄影展包含了历史作品和当代影像作品等不同时代的作品。在历史轴的部分,不同来源的公共领域档案资料勾勒出一条关于城市影像随技术手段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早期摄影实践者们对城市的采样式记录,到查尔斯·马维尔在奥斯曼时期拍摄的巴黎城市改造档案,又到全景、航拍等因技术赋予人们的新观看视角,再到互联网公司打造的“终极城市影像数据库”——街景地图,面对着前所未有庞大数字数据库的人们开始挪用、解构影像档案,并以更为开放、多元的方式用影像参与塑造对城市空间的想象。

当代影像作品则以和历史档案并置的方式出现,作为补充叙述的声音。城市的历史档案和来自15个当代艺术家或艺术家组合的影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关于“建造幻像”的二元讲述。

本次人文城市摄影展位于成都当代影像馆下沉广场及B厅,展期从今日起持续至2022年02月28日(周一闭馆)。

图片

一条城市影像发展的历史脉络

“这次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文博式’展览,展览中拉出了一条时间轴,观众可以看到过去的东西,也能看到当代的作品与之对话。”三联人文城市季“建造幻像”策展人、 连州摄影博物馆副馆长胡若灏介绍,希望可以通过历史档案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场馆里的并置和对话,来展现更多元的影像,并且通过这些影像,让观众更整体地看待城市与影像之间生动的关系。

胡若灏说,展览将城市与影像间不断转化和发展的关系置于多声部的历史情境中来考量。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展现更多的城市和片区,而不是将视角局限在大量被关注的热门城市之中。这些具有当代艺术精神的、多元的城市影像能在展览中与历史档案相互碰撞,向观众展现城市影像广阔的可能性,得以更整体地去了解城市与影像之间生动的关系。

图片

▲胡若灏

此次“建造幻像”人文城市摄影展落地成都,胡若灏认为这和成都的气质非常吻合。“成都有非常生动的市井文化,包括迷人的街道、适合散步的公园、舒适的城市尺度等等。”胡若灏说,他虽然没能深入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但是却能感受到成都的包容与开放多元。“在展览中,我们也希望呈现出这样的态度。在看待城市的时候不局限被关注的热门城市之中,而是把眼光投向世界各地,投向不同的城市面貌和城市文化。这种包容感和成都的气质是很相符的。”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陈晨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