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JIANGSU”摄影采风活动走进常州和扬州
12月7日到8日,“SHOW JIANGSU”摄影采风活动走进常州,来自欧新社、法新社、日本NHK电视台、日本《读卖新闻》等国际知名媒体的记者和摄影师,用镜头讲述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的制造之基、创新之力和文化根脉。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实施“532”发展战略,常州全力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实业为基 创新澎湃智造新动能
坚守实业,打造产业中轴,常州奋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始建于1898年,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是常州第一个近代化大型工厂。依托常州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加强自主创新,中车戚墅堰所聚焦轨道交通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持续攻关,突破外国对高铁关键零部件的垄断,为中国高铁装上飞翔“风火轮”。齿轮传动系统是高铁能量转换与传递的核心部件,打破进口依赖,460个零件全部自主研发,中车戚墅堰所研制出的高铁列车齿轮传动系统先后应用于京沪、哈大等十余条高铁线路。中车戚墅堰机车公司党委工作部副部长袁彩霞告诉记者,“我们生产齿轮传动系统,齿轮和箱体寿命达三十年,年产量约一万五千套,供高铁列车标准列使用。”在位于常州的齿轮箱驱动装置智能组装中心,一个个齿轮正经历热处理、焊修、清理打磨等诸多工序,通过数据控制,工人手中的智能扳手会根据电脑设置输出扭力,使得每一个螺栓的松紧达到一级精度。“复兴号”核心零部件不仅实现了“中国造”,其中多项技术已领跑世界。

同样是全球“领跑者”,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是新能源机械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公司独立创新研发的锂电花园工具产品在北美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同时,推进工厂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格力博获评了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在注塑车间,50台全自动注塑机在无人状态下高速生产,来自澳大利亚的欧新社摄影师Dave不断按着快门,“走进工厂,灵活的机械手臂在装配、智能化的生产设备高速运转、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我都用相机记录了下来”,他说,“生产规模的宏大和技术的创新深深吸引了我,这是常州智能制造的实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