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12月28日,北京,首都博物馆,在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现场,两名观众正在探讨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宋词的摄影作品《“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组摄影作品通过对童话故事中元素和情节的提取与解构,呈现作者对电子产品依赖症、虚荣租赁与“裸贷”、过度整容、“啃老族”等社会问题和现象的思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12月28日,一场呈现当代中国青年摄影人观看视角的摄影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这是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本次展览共有120位青年摄影师的作品被展出。有人先后20余次深入“使鹿部落”,将镜头对准中国境内迄今唯一饲养驯鹿和保有“驯鹿文化”的民族;有人思考现代废旧产品的合理化利用,将电子产品“置于”远古生物化石之中,并用图片呈现;有人从童话故事中取材,搭建场景、拍摄影像,表达对社会问题的解读。
这场摄影展以“青春·观看”为主题,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承办。据悉,本届大展共收到64814幅摄影作品、790件短视频作品。最终共评出导师推荐摄影新人作品28件,潜力摄影新人作品92件。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出席了这场展览的开幕式,在开幕式的致辞中他表示,“本届青年摄影大展以青年人的影像为媒介,与时代对话,与艺术同行,奉献了一场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影像盛宴。”他希望广大青年摄影人将摄影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当代语境相结合,创作出更多体现青年气质、文质兼美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12月28日,北京,首都博物馆,在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为现场直播的讲解员补光,他身旁是由摄影师王钰莹拍摄的作品《光合作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分享这篇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