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诗人摄影家”严明:那些取景框背后的往事

在《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中,严明也曾说:“我觉得摄影重要的是表达了善与爱的情怀,珍惜并抓住自己爱意闪耀的时刻。关注与我们命运相同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的生命不孤单。”正是这样的共情,让严明在作品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意义世界,让摄影与自己、他人的生活真正融为了一体。


严明向读者讲述镜头背后的故事

因果:“我喜欢的与我做的相符”

严明的真实,源于他喜欢的与他做的事情相符,“我做出来的和我想得,竟然在我的任性下对上号了,它们互为因果,也是我发出一声慨叹的依据”。让心头所好,慢慢成为信仰,成为宗教,成了思维和生活方式,像有情人成了眷属,这正是严明要回到的本意。

作为摄影界的资深前辈,面对许多摄影爱好者、入门者的困惑,严明一直报以坦率、真诚的回应。在《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中,严明曾表示:“艺术不是去做表面‘和美’的印证,它往往是反主流、反商业审美的,它是要提出问题甚至呈现悖论,没有态度的都是小清新。”在现场,严明向我们解释了这句话的深意:“相机是复制工具,我们拍完花草,把美丽的花草拍下来,其实是基于挽留。但是摄影师要做的是表达,主动地表达、传递一种情绪。当艺术开始表达和传情的时候,你就开始创造了,这中间有一条线就叫态度。

在书中,严明也曾调侃摄影就是“用光”的技术——把钱用光。尽管今天的严明已经出版了《昨天堂》《大国志》等众多代表作,也获得过极高的奖项与赞誉,但他仍在书中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刚刚入行时的窘迫——赶火车、住旅馆、挤标间、藏胶卷,从不讳言那些尴尬又唏嘘的往事。他希望以此鼓励年轻人无所畏惧地向梦想出发,更积极地将自己的经验与积累和盘托出。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陈晨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