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恶战
随遇而安
——论王琦、郑小乐的双个展
随遇而安,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它显得无奈和消极。随遇性是自然的?神性的?还是人为的?为什么要安放在这里?在顺其自然、顺应环境中不怨怼,随时随地等待开启的时机。如此周遭让你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探寻性,随遇而安也是一种机缘巧合,也是一种邂逅的观察。社会的发展,人类变得越来越功利,物欲横流下的随心所在,让物象超越自然随遇挪移和荒诞安置,人性改变了物性。自然而安有景观中存在的天然性,人为而安却超越了现实变得滑稽无序,迷幻出诱人的色彩,我们在认知及感知中悟出,于是产生思考,于是我们有了《随遇而安》的观看及记录。
王琦、郑小乐的摄影双个展《随遇而安》,正是这一刻他俩思维观念在各自轨迹中的重合溶汇,也是他俩内心世界对现实物像客观的观看,我们在他俩的影纹中找到了共性,从而有了这个展览及文本。王琦和小乐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泰安,昂止千年的泰山气脉让他俩有缘而遇,随遇而安不谋而合地找到了这个“点”,从而划开了影像的半径之圆,归属于自己的内心。他们在纠结、包裹、缠绕、遮蔽、无可奈何充斥的现实中,有所反思,彰显着随遇而安的智慧性丰富度。郑小乐说:“是他在生活中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观看态度”。我们在他俩的态度中看到了主观的积极性,从而有了乐此不疲的追逐。他们俩用黑白的调性抽离了彩色世界的虚伪性,让影像直抵灵魂,显现出我们司空见惯而又陌生的领地,随遇而安,不管它合不合理,总会到达该安放的地方……
纪实摄影发展到当下,应有独立的思考和观点,叙事性的语境正在被隐喻和象征性替代。时过境迁,纪实摄影在当代不再是尴尬的角色,它担负起对自然、社会、人新的考量和呈现,创造好奇清新的目光洞穿重复和滞后,不平庸有格局有高度才是纪实摄影的方向。王琦说;“这些影像是对生命和物像的思索,我试图通过它们去捕捉外界世界,刹那间给予心灵的直击感受……照片是个体对世界的佐证,是沉淀了许久又能拿到手里的回忆”。王琦、郑小乐在不同的事物中找到内心的契合,通过影像采撷,有内涵有分量的为时代造像,在随遇而安的双重意义上把控托盘出来,用洞悉的目光在随遇而安中安放自己。他俩的影像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观看,有纪实摄影语境下的当代性,从而让我们在此驻足。我们不去抱怨时代,唯有不停地记录和观看。随遇而安,才是摄影人的心态。
【策展:杨延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