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掘影像新生代,第八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揭晓年度“发现奖” 和“影像策展人奖”
集美 · 阿尔勒 " 影像策展人奖 " 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香奈儿于 2021 年共同发起,以扶持年轻影像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中国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在第八届集美 ·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开展之际, " 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展 " 集中展出了 5 组方案:" 暗箱:爱与图像的装置 "(策展团队:黄羽婷 & 徐智博)、" 差速河谷 "(策展团队:陈鋆尧 & 王步云)、" 新生还者 "(策展人:王姝曼)、" 一镜到底 "(策展人:侯钰瑶)及 " 永无乡与世界尽头 "(策展团队:探针小组)。入围并展出的项目一方面紧系于摄影和影像语言的探索,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敏锐地捕捉和探讨当代最紧迫的文化政治议题。

集美 · 阿尔勒 " 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展 " 现场
本届集美 · 阿尔勒 " 影像策展人奖 " 的特邀以下影像领域专家学者组成评委团:《艺术新闻 / 中文版》、《艺术世界 ArtReview China》、《LEAP 艺术界》出版人曹丹,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集美 ·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总监克里斯托弗 · 维斯纳,策展人、评论家、集美 ·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艺术总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资深艺术评论人、策展人和青年学者贺婧,摄影史学者、策展人何伊宁,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摄影巡展策展人丽莎 · 斯普林格(Lisa Springer),历史学博士、策展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OCAT 深圳馆学术总监鲁明军,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集美 ·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及联合总监荣荣。

" 新生还者 " 展览现场
本届集美 · 阿尔勒 " 影像策展人奖 " 由王姝曼以其方案 " 新生还者 " 获得。展览设计了两条空间轨道,一个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逼仄甬道,以展览文本与档案呈现研究脉络体系,而半透明漩涡状黑帘中,则放置影像与声音碎片,以还原 " 创伤现场 "。策展人选取艺术家哈伦 · 法罗基(Harun Farocki)、洪子健(James T.Hong)、贾兹明 · 洛佩兹(Jazm í n L ó pez)、小泉明郎、安娜 · 曼迪耶塔(Ana Mendieta)、斯威 · 萨雷(Svay Sareth)、唐潮七位艺术家的不同形式作品,包括摄影、动态影像、影像装置,呈现了较完整的结构和丰富的呈现方式。

" 新生还者 " 展览现场
评委团认为:" 王姝曼的展览方案‘新生还者’方案的取径和艺术家选择,既呈现了创伤记忆和形态的丰富肌理和质地,也激活了如何视觉化创伤记忆的想象力。从根本上说,人类因为各种原因制造的无论是个体的还是族群的身心创伤,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以艺术表达的方式来提升创伤的能见度、探究创伤形成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摸索创伤愈合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种从创伤生还的可能性,是我们共同的课题。王姝曼的策展方案,既是一种方案,也是一种回答。"

庄学本,《嘉绒少女(四川理县)》,纸本,46.2 × 45.2,1938。图片来源于广东美术馆
在集美 · 阿尔勒 " 发现奖 " 及 " 影像策展人奖 " 两个单元之外,正持续展出的 30 场展览中,还有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的 " 中国律动 " 单元,以中国美术学院近四十年的摄影与影像艺术的发展为契机,从图像分析学、科学技术的演进及摄影的观看三个视⻆来讨论图像⽂化变迁中延续的精神象征与情感转移;和影上书房合作的 " 藏家故事 " 单元,选取影上书房珍藏的 101 本极具样本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日本摄影书,全景式展现了日本摄影书的历史演进和多样面貌;和泰国国家档案馆、曼谷艺术文化中心合作的 " 泰国影汇 " 单元,通过三组展览《千眼之神—泰国早期摄影 ( 1860-1960 ) 》 《备忘录——玛尼 · 斯伊万尼彭个展》 《求同存异 / 疑》 ,呈现泰国的摄影脉搏;" 致敬 " 单元隆重呈现中国摄影界与人类学界共同瞩目的现象级人物摄影师庄学本 ( 1909-1984 ) 的摄影作品;" 在地行动 " 单元再次与桂湖美术馆合作,通过主题为 " 他们 " 的群展联结新生代艺术家,挖掘福建本土文化内涵,同时,与鹭潮 · 鼓浪屿美院合作发起的 " 艺术家驻留计划 " 驻地成果展览也在此次摄影季中呈现;" 无界影像 " 单元则展出著名诗人翟永明,当代艺术家张恩利,和知名演员、摄影师、音乐人黄觉的作品。

第八届集美 ·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现场
本届集美 ·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持续至 2023 年 1 月 3 日。展期内除展览外,还将举办专家见面会、讲座、导览、艺术市集、表演、放映、工作坊、游学等一系列活动,与公众和艺术爱好者共赴影像年度之约。
TANC 综合报道
*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图片由 集美 ·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