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文论

新媒体摄影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融合

  社会化是新兴媒体新闻摄影的天然特征


  传统纸媒新闻摄影的专业化正是新兴媒体的短板,这也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和网络自媒体移动终端的快速更新换代,新兴媒体新闻摄影的社会化特征日益凸显,对传统纸媒带来全方位的冲击。


  覆盖面广。目前,全国有效使用的智能手机已超 6 亿部,加上种种渠道与国外的智能手机互联,应该在 20 亿部以上,这就是新兴媒体新闻摄影社会化的宽广覆盖面。


  凭借如此大额的硬件设备数量,就是再打个对折,也是传统纸媒所无法企及的。


  互动性强。每个智能终端均可拍摄和采集新闻图片,并可现场编辑发布、转发点评、收藏复制,还可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移动终端实现无缝链接。移动与移动、移动与固定的多样式全方位互动共振,这是传统纸媒无法企及的。


  操作方便。设备越智能,使用者可以越“傻瓜”。移动终端体积小,重量轻,功能齐全,操作便捷,一学就会,一会就用,而且像素日益高清,既可摄影,又可摄像,还可进行语音通话或借助云技术海量储存。不少拍客已不再背负着沉重的单反相机、长焦镜头及摄像机外出采访。


  时效快捷。现场拍摄、现场编辑、现场传播的“即时”模式,使新兴媒体的新闻摄影将时效提速到了极限,并且遮掩了其专业化方面相比传统媒体的所有不足,因为受众对新闻的追求永远把真实和时效摆在首选。


  成本低廉。“设备 + 流量”是新兴媒体新闻摄影的主要成本。而作为移动终端的代表——手机,本身已完全能满足“设备 + 流量”的低成本要求,有些“套餐”更是不用白不用,纯属免费拍摄传播。


  像微信既传文又传图,篇幅不限,可语音沟通,成本相当低廉,这也是传统纸媒所无法相比的。


  扩张迅猛。新兴媒体仅用了十几年时间,走完了传统纸媒一两百年从初始到成熟、从试验到批量、从局部到全球、从有限传播到挤占市场的迅猛扩张全程。这股社会化的浪潮使传统纸媒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机。


  新兴媒体新闻摄影的天然特征还包括真假之难辨和导向之难控等,这需要通过提升从业者自身素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来逐步改善。新兴媒体的拍客和摄友也在快速成长,其中佼佼者的水平已不亚于传统纸媒的专业记者,有的甚至已加盟报业集团的全媒体业务。新闻图片讲求现场感强、时效性快、内容鲜活,现在许多新闻尤其是突发新闻,绝大多数记者不可能及时赶到现场,拍客和摄友群体的发展壮大,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和遗憾。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眼界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