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著名摄影家威廉·克莱因逝世 | 附生前万字独家访谈

▲ 滚石乐队演唱会现场,巴黎,1982 年

AS:您当年是以画家的身份入行的。

WK:是的,在我还是孩子时便在高中里上过美术入门之类的课,到了大学里学的也是这个专业。我刚到巴黎时,去了著名画家费尔南德·雷捷(Fernand Léger)的工作室。他一直对我们说,“去他妈的画廊,去他妈的收藏家。这些都和你们无关,你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试着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就在那时,巴黎的墙上贴着各式各样的巨幅画作,这些画是由为电影公司工作的画家所绘,画的是电影中的场景。你能在那些画上看见电影中的场景,雷捷告诉我们“那些家伙的作品远远比你们在画廊里看着的东西要有趣,画廊里的东西就是让你们去模仿,为的引诱收藏者去买。这些东西都是狗屎。你们应该像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一样,在墙上和建筑上绘画。”

▲ 费尔南德·雷捷(Fernand Léger)的画作

▲ 威廉·克莱因早期画作,1949 年

后来,1952 年,我在米兰举办了一次关于抽象概念壁画的个展。一位先锋建筑师看到了这次展览,他在米兰有一间大公寓,对我说:“我有可以转动的木板,这些木板能在铁道上移动,由此可以覆盖到一面墙上,或者创造出一个隔断的空间。”他邀请我,问我能不能在铁道两边的木板上作画,我欣然允诺。看到这些木板在铁轨上移动时,我便拿相机拍下它们。

▲ 墙壁上的字母绘画(Lettrist painting for murals),1963 - 64 年

在拍这些画时,我一边让人转动木板,一边使用长时间曝光来拍摄,因为那里面的光线很暗,这些抽象的几何形态正如我过去模糊化的作品一样。我觉得这些我使用的硬边缘几何形状,在模糊化的过程中,虽变得更难以驾驭,但也更加有趣,我使用的是滤镜,从此我就迷上了摄影。

我发现,摄影是可以直接将图形变成抽象的几何形状的一种方法。后来我发现,我并不需要在木板上画抽像画,我可以在暗室里弄,事实上我也这样做了。在那段时间里,我发现摄影是在引领潮流。通过改变图形的形象,以及通过长时间曝光,以此来用摄影获得各式各样的形状,于是,模糊化成了我的法宝。

AS:您的新书《威廉·克莱因:黑暗与光明》(2015)与几个月前您在伦敦 HackelBury 画廊举行的展览有关。这本书是您在 1952 年作品的草图之上制作的吧?

WK:是的,这本书是我的首部作品——那个草图就在那边放着。你知道凯特·史蒂文森(HackelBury 画廊的老板)吧?我叫她“疯狂的凯特”(Krazy Kate)。你看过那本老漫画《疯狂的猫》(Krazy Kat)没?

▲ 《威廉·克莱因:黑暗与光明》(William Klein: Black + Light)

AS:看过那本漫画。

WK:对,就是它。但在当年,漫画是黑白的,而且内容还挺有趣。那只猫一生的主要目标就是扔砖头打警察的脑袋。所以,我就管她叫“疯狂的猫”。她的性格相当执拗。有人曾提醒过我,“注意,不论凯特让你做什么,你都要答应,否则她能把你逼疯。”她经常来过我的工作室,看各式各样的盒子,出于某种考虑,她认为《威廉·克莱因:黑暗与光明》里面的作品并不太有名,所以她决定先把这些作品展览出来。

我真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我做作品时,用的是我特有的手工方法,在我的印象里,现在拿电脑可以把东西做的一模一样的人,不会对我六十年前的东西有什么兴趣。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很反对这个展览,但突然之间想到朋友告诉我的,对凯特一定要顺从,也答应了。没想到后来展览的反响还挺好。好的连我都有些吃惊,这些事情至今都让我怀念。

分享这篇文章:
上一篇:

本文由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